成人高清视频在线观看-成人高清视频免费观看-成人高清免费-成人高清护士在线播放-亚洲www美色-亚洲wwwwww

行業新聞 ? 兩會圓桌丨爬坡邁坎打贏藍天保衛戰

\r\n     “在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過程中,污染防治和環境治理是需要跨越的一道重要關口。我們必須咬緊牙關,爬過這個坡,邁過這道坎。要保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定力,不動搖、不松勁、不開口子。”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這樣強調。如何提高天然氣和非化石能源消費量占比,如何清潔高效地利用傳統化石能源?兩會期間,兩會代表委員謀良策、出實招,為全面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建言獻策。\r\n

\r\n

\r\n   本期嘉賓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黨組副書記李偉,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萬鋼,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任賢良,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曹培璽,全國人大代表、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全國人大代表、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尹同躍,全國政協委員、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毓群,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校長張來斌。\r\n

\r\n

\r\n   主持人:2018年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已提高到22.1%左右,煤炭消費比重首次降至60%以內。但是與傳統能源相比,清潔能源發展的比較優勢還不夠明顯,如何解決這一問題?\r\n

\r\n

\r\n   李偉:現在能源結構最突出的問題是煤炭比重太大,所以把城市區域的發展和能源結構調整結合起來部署非常重要。從實物量來講,現在我們的煤炭消費總量還在接近40億噸。這樣大量的煤炭消耗、消費,包括取暖和其他各種形式的用煤,造成了碳排放和主要污染物下降速度較慢。我們使用煤炭的峰值已經過了,但污染空氣最主要的碳排放要到2030年左右才能達到峰值,其中煤炭占了很大比重。所以“雙替代”對城市,尤其是工業領域顯得尤為重要。\r\n

\r\n

\r\n   陳雨露: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發展理念已經深入人心,金融業支持污染防治攻堅戰和生態文明建設是義不容辭的責任。金融部門可以發揮市場機制的優勢,在廣泛籌集資金、提供風險管理工具、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這三個方面來為國家綠色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綠色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持。\r\n

\r\n

\r\n   萬鋼:國家能源發展上要有更多新能源,包括清潔能源,從我們的角度還是希望能夠大力發展核能。去年核電批復了幾個機組,但遠遠不夠,所以還是希望按照國家制定的規劃大力發展核電,使國家能源結構有比較好的配置。\r\n

\r\n

\r\n   曾毓群:為解決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瓶頸、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議建立一批新能源發電、儲能、新能源汽車三位一體融合發展示范基地,集中攻關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應用推廣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儲能技術和產品。在大力發展和應用電化學儲能的基礎上,完善標準體系和檢測認證體系,并同步推動我國光伏、儲能、新能源產業鏈資源貫通,進而推進可再生能源開發,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為全球能源變革作出貢獻。\r\n

\r\n

\r\n 深化電能替代實現綠色發展\r\n

\r\n

\r\n   主持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穩妥推進北方地區‘煤改氣’‘煤改電’”。2018年,北方清潔取暖、清潔能源替代超480萬戶,優良天數增長了2.6個百分點,大家不停地曬藍天。2018年,北方地區新增清潔取暖面積約15.5億平方米,清潔取暖率約達46%,減少散煤消耗2100萬噸。下一步,我國如何繼續擴大電能替代和天然氣替代規模?如何徹底根治供暖季污染問題?\r\n

\r\n

\r\n   曹培璽:電能替代是一個大趨勢,我希望整個電能替代的進度不斷加快,這樣對于我們保障能源安全、調整能源結構、實現綠色發展有重大意義。\r\n

\r\n

\r\n   向全社會呼吁盡量多用電,少用其他能源,對我們環境保護將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相對于以前,2018年清潔能源消納問題得到很大緩解,棄風棄光問題大大減少,所以說隨著整個發展、隨著改革不斷深化,消納問題會得到逐步解決。\r\n

\r\n

\r\n   任賢良:一方面,對部分農村地區來講,“煤改氣”“煤改電”的成本相對較高,如果沒有國家財政補貼,農民可能改不起。另一方面,我國還存在石油、天然氣需要大量進口,能源結構仍以煤炭為主的現實。面對這一情況,如何清潔利用煤炭,是需要下大力氣去解決的問題。此前一些地方也探索了煤制氣、煤制油等項目,但成本較高,還需要大量消耗水資源,生態環境承載了極大的壓力,至今沒有較大突破。基于這一情況,建議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大煤炭能源研究力度,加大各方面投入,確保可以持之以恒出成果。\r\n

\r\n

\r\n   劉炳江:目前,北方地區清潔取暖中央財政試點已達到35個,有力促進了2018年全國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目前,全國PM2.5濃度同比下降10.4%,優良天數增長2.6個百分點,北京污染物排放達到了51微克每立方米。監測的這些數據和人民群眾的感受也是一致的,大家不停地曬藍天。\r\n

\r\n

\r\n 加強改革打破新能源汽車發展壁壘\r\n

\r\n

\r\n   主持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集群,壯大數字經濟。新能源汽車可以說已經成為近年來我國推進的重點項目之一,類似天然氣、甲醇、氫能以及電動汽車等也紛紛走到臺前。那么,目前這些種類的新能源汽車發展還存在哪些問題?應從哪些方面著手解決?\r\n

\r\n

\r\n   李書福:用甲醇作為汽車燃料不僅安全無害,而且清潔高效,如果全面普及,一定會減少汽車排放對大氣環境的影響。然而,受政策支持不足及社會認識不夠等因素影響,我國對于甲醇燃料、甲醇汽車的規模化應用推廣工作尚未展開。因此,建議在國家層面明確甲醇新型清潔可再生能源的合法地位,將甲醇燃料明確列入清潔燃料目錄;加強甲醇汽車的準入及運行管理。同時,建議推廣甲醇燃料熱力、動力領域規模化應用。\r\n

\r\n

\r\n   尹同躍:氫燃料作為一種零排放、無污染的新能源,是國家實現節能減排、促進汽車產業發展的必然選擇。而國際氫能源委員會發布的 《氫能源未來發展趨勢調研報告》指出,到2050年,氫能源需求將是目前的10倍。因此,建議我國可以從國家層面統籌規劃,將氫能從國家發展重點方向升級為國家發展戰略的層面,做好頂層設計,促進氫能產業健康發展。\r\n

\r\n

\r\n   張來斌:2018年我國電動汽車銷售量和保有量分別達到100萬輛和200萬輛,這兩個數字在2020年將分別達到200萬輛和500萬輛,總量和增速均領跑世界。但電動汽車電池能量密度低、低溫衰減、充電不便和電力生產環節污染嚴重、廢電池處理等瓶頸問題還有待突破,而氫燃料電池汽車、天然氣汽車和乙醇汽車等在這些方面具有相對的技術優勢,但這些汽車在技術成熟、生產成本、資源供應和基礎設施方面也存在各自的問題。\r\n

返回頂部